玻璃纖維行業產能增長主要集中于三大池窯企業。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尚處成長階段,風電等新能源、環保領域的需求占比明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,2019年行業實現玻璃纖維紗總產量408萬噸,以下是玻璃纖維行業數據統計分析。
玻璃纖維需求的不斷上升,以及巨石、泰山、重慶三大龍頭企業不斷擴產,我國玻璃纖維在產量不斷上升的同時,市場規模也實現了逐年穩步達到增長。玻璃纖維行業分析指出,2012年我國玻璃纖維行業銷售收入為1060億元,2019年上升至1725億元,2012-2019年復合增長率達12.95%。
截止2019年,我國玻璃纖維紗總產量達到468萬噸,同比增長14.71%。玻璃纖維行業數據統計指出,環保及安監督察力度的加大,下游復合材料制品生產和應用趨于規范,其對于陶土及坩堝球法拉絲產品的需求大幅減少,無堿及高性能玻纖需求穩步增長。與此同時,熱塑紗、電子紗等產品市場需求繼續保持快速增長,部分市場供求趨緊。
泰山玻纖產品率先提價200-500元/噸,隨后中國巨石、山東玻纖、重慶國際等紛紛公布相應的漲價計劃,開啟新一輪漲價潮。參考上一輪漲價周期,行業漲價均由少數或個別企業提出,之后其余公司紛紛加入,漲價周期長達3年,中長期來看,玻璃纖維行業后續漲價行情將持續。
行業產能增長主要集中于三大池窯企業,受風電、熱塑及覆銅板行業需求的拉動,行業產能利用率提高,產量穩中有增。2019年需求轉型帶來快速發展,玻纖紗實現量價齊漲。2019年全行業實現玻璃纖維紗總產量408萬噸,同比增長12.7%。
需求增速與全球GDP增速存在較大相關性,并具備一定彈性(近幾年alpha為2.5左右)。隨著全球GDP趨于平穩,玻纖需求增速跟隨其窄幅波動。玻璃纖維行業數據統計指出,按照19年全球GDP增速為2.9%,19年全球玻纖需求增速約為7.3%。玻纖是替代性材料(替代鋼和鋁等),性價比高,應用領域拓寬和滲透率提高是長期趨勢,未來發展空間巨大。
工信部發布的《新材料產業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,其中明確指出“開發高性能玻纖”、“積極發展高強、低介電、高硅氧、耐堿等高性能玻纖及制品”。該規劃將高性能玻纖列入發展重點行業,并鼓勵企業進行自主創新,突破關鍵技術,發展產業基地,實現部分新材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。
國務院于印發《中國制造2025》,其中提到“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”,并將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列為發展重點,2018年國家統計局將玻璃纖維及玻纖制品列入《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》目錄。政策扶持下,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,以上便是玻璃纖維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