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疫情沖擊,房地產市場從“冰凍”狀態快速恢復,銷售和投資走出“谷底”,深“V”回轉,商品住宅銷售面積、銷售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均恢復正增長。
從政策層面來看,2020年的房地產行業政策調控基調整體上呈現先松后緊。春節后受疫情影響,多地出臺了針對房地產行業的紓困性政策,例如:延遲繳納土地出讓金、減免部分稅費、降低預售條件等。隨著二季度疫情緩和和貨幣寬松,房地產銷售、拿地、開工等多指標均有強勢修復。
從房價看,房價同比漲幅收窄,波動區間收窄,房價上漲城市數量有所減少。從波動區間看,2020年前10個月,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波動區間在-1%到2.0%之間,2019年同期為-1%到2.8%,2018年同期為-1.1%到6.2%。
尤為不易的是,房地產市場調控在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下保持了“定力”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前10個月,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.3%,土地成交價款同比增長14.8%?!耙唤狄簧?,傳導出未來房價可能承受上漲壓力。
同時,房地產市場分化明顯,部分熱點地區房價面臨上漲壓力,而有的城市產業支撐不足、人口凈流出,房地產市場面臨下行壓力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各路資金進入房地產領域的沖動仍然強烈;在城市發展依賴房地產的情況短期還未徹底改變的背景下,不排除有些地方政府依舊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,通過推高地價來增加地方財政收入。
根據“十四五”規劃,未來5年行業政策基調預計在延續“房住不炒”定力的同時,進一步強調長效機制建設,戶籍制度和供地管理有望加速房地產市場人、地要素的市場化改革,賦予行業長期的健康發展活力。